🧩 常見家庭困擾與處理方式案例說明
✅ 1. 親子溝通困難者
案例情境:
小學六年級的男孩逐漸抗拒與父母溝通,常在家關門不出房門,母親覺得孩子「越大越難教」,父子之間衝突不斷。
治療介入:
- 家庭會談協助父母轉化指責語言為理解與引導
- 使用系統排列觀察孩子行為是否為家庭關係中的「代役者」
- 建議父母進行溝通技巧訓練、設立家庭共規與情緒回應方法
✅ 2. 雙薪家庭壓力下的親職困擾
案例情境:
夫妻皆為全職上班族,孩子由祖父母代為照顧,產生「教養落差」與親子疏離問題。父母間也因為教養觀念不同產生爭吵。
治療介入:
- 引導家庭釐清角色與責任界線
- 使用家庭圖分析多代間的互動張力與補位現象
- 規劃具體親子共處時間,提升父母與子女情感連結
- 教養共識協調會議
✅ 3. 婚姻衝突與伴侶關係修復
案例情境:
一對結婚10年的夫妻經常為生活瑣事爭吵,妻子覺得自己被忽略,丈夫則認為太太太情緒化。兩人漸行漸遠,有分居傾向。
治療介入:
- 建立雙方溝通安全感,重建情緒表達機會
- 使用非暴力溝通(NVC)與伴侶關係系統排列,看見關係背後的動力
- 重溫雙方初始關係的連結資源
- 若有婚外因素或原生家庭牽連,則進行深入排列覺察
✅ 4. 重組家庭(繼親家庭)調適
案例情境:
再婚夫妻帶著各自的孩子組成新家庭,但孩子彼此相處困難,繼父與孩子間互信基礎薄弱,家庭氣氛緊張。
治療介入:
- 系統排列釐清「誰被排除」、「誰的角色未被尊重」
- 強調「原配偶與前任家庭」在系統中該有的位置(不可被否認)
- 協助建立新家庭的合作規則與共同願景
- 引導孩子與新手足之間建立情感連結的儀式或活動
✅ 5. 遭逢失落、創傷、精神疾病影響者
案例情境:
家庭中有成員歷經重大傷痛(如流產、自殺、車禍),或有憂鬱症/躁鬱症病史,使得整體家庭氣氛沈重,情緒傳染嚴重。
治療介入:
- 系統排列中設立「缺席者的位置」,協助家族正視與哀悼
- 使用敘事方式幫助成員講出痛苦經驗,解除「集體沉默」的模式
- 引導家庭學會情緒支持與分擔方式
- 若為精神疾病者,整合醫療體系與家庭支持網絡
🌈 小提醒:
這些案例不僅代表家庭問題的多元性,也強調「看見問題背後的系統動力」是成功改變的關鍵。透過家庭治療與系統排列,我們能協助個案:
- 恢復家庭秩序
- 重建彼此連結
- 讓愛與能量重新流動

以下為您整理 現代人常見的五大心理與家庭問題案例,每個案例都附上完整的背景情境、成因分析、治療建議與系統排列/家庭治療的處理方式,適合用於:
📘 現代人常見的五大家庭心理案例完整說明
❶ 案例一:手機成癮與親子疏離
背景情境:
15歲國中生每天滑手機8小時以上,沉迷抖音與手遊。父母擔心學業退步、眼神冷漠,親子溝通陷入僵局,孩子只說「不要煩我」。
核心問題:
- 孩子用手機當作情緒逃避出口
- 父母缺乏高品質陪伴與聆聽空間
- 家庭關係中可能有未表達的壓力或期待
處理方式:
- 系統排列: 看見孩子是否在代替某位家庭成員「逃避壓力」的模式
- 家庭會談: 安排固定親子對話時段與陪伴時間(非碎片互動)
- 手機使用協議制定+正向獎勵系統
❷ 案例二:雙薪父母的教養衝突
背景情境:
爸爸工作壓力大、媽媽兼顧家庭與事業,對孩子作息與補習安排常起爭執。孩子在夾縫中「選邊站」,演變成冷戰與情緒失控。
核心問題:
- 教養價值觀分歧(嚴與鬆、成績與品格)
- 情緒投射,父母將壓力轉嫁給彼此
- 孩子成為「關係的調和者」,失去應有的自由角色
處理方式:
- 家庭治療介入: 建立教養共識、練習正向衝突對話
- 系統排列: 看見誰在家庭中補位?是否有情感債務未處理?
- 安排「父母共育會議」練習角色一致與支持語言
❸ 案例三:婚姻關係中的冷漠與背叛
背景情境:
結婚12年的夫妻,因為孩子成長與生活壓力,幾乎零交流。先生因為缺乏情感連結,出現外遇,太太崩潰、憂鬱、無力。
核心問題:
- 婚姻進入「功能性關係」,失去情感流動
- 情緒長期壓抑導致爆發(非事件本身)
- 原生家庭的模式複製(如:先生父母亦婚姻冷漠)
處理方式:
- 系統排列: 看見出軌行為背後的動力(對某個被忽略系統的忠誠)
- 伴侶治療: 建立安全表達空間,找回彼此的核心連結記憶
- 必要時介入第三人談話,處理修復/放下的選擇與界線重建
❹ 案例四:重組家庭的角色混亂
背景情境:
再婚夫妻雙方各自帶有一名孩子組成新家庭。繼父管教權威不被認可,孩子表現出抗拒、攻擊與冷漠,形成家庭內戰。
核心問題:
- 缺乏「角色重新定位」與尊重歷史位置
- 前任關係未完整切割(孩子內心仍忠誠於原生父母)
- 情感未被接住就進入新關係
處理方式:
- 系統排列: 看見誰被排除、誰的位置被錯置
- 家庭會談: 正式引導每位成員表達角色期望與界線
- 設立「家庭儀式」與遊戲建立新家庭連結(而非取代)
❺ 案例五:創傷與身心疾病的隱性傳承
背景情境:
個案30歲女性,長期經歷情緒焦慮與失眠,查無器質性原因。回顧家庭發現母親曾流產、外祖父自殺,且家中常迴避談論死亡。
核心問題:
- 潛藏的家族創傷未被看見/療癒
- 個案身體透過症狀「替家族承擔沉默的痛」
- 情緒困擾為代償性忠誠的呈現(家族的痛成為我不敢幸福的理由)
處理方式:
- 系統排列: 看見「缺席者」與「未完的哀悼」
- 敘事治療: 幫助個案說出「家族的故事」,轉化遺憾為力量
- 安排家族儀式,象徵性地完成心理未竟之事(如:寫信、告別、紀念)
🎯 結語:
這些案例告訴我們——
很多行為問題的背後,其實是關係與情感的動力結構未被看見與整理。












相關商品
AI課程規劃 #初中高階 #從新人到大師的全面學習方案 歡迎合作討論! 提供商業分析建議及指導AI工具的實際操作。 每階段 課程建議價
🤖【AI課程規劃】從新人到大師的全面學習方案🎯 總目標:讓你從零開始掌握AI工具,逐步成為能獨立操作文案、設計、影片、音樂與行銷整合的跨媒體AI實作專家📚 學習模式:全課程共分三級【初級|中級|高級】,每級12檔課程🔧 每堂課理論+實作並重,確保真正學得會、用得上!🎓【初階課程|建議價 NT$ |3天AI實戰班】🔰 課程目標:掌握AI基本工具使用,快速應用於簡報、文案與社群實作!🧩 課程模組內容:1️⃣ AI工具導論 快速了解 ChatGPT、DALL-E、SUNO 等AI工具應用範圍與潛力2️⃣ ChatGPT帳號申請與操作技巧 從申請到介面操作、常用指令應用技巧全解析3️⃣ AI文案生成基..
$20,000 $20,000
標籤: 2220000 #家庭, 修行筆記情緒管理, 心靈老師, 高雄種子學院, 創點行銷
